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


水深火热

拼音shuǐ shēn huǒ rè

基本解释像在深水里;如在烈火中。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。
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,亦运而已矣。”


水深火热的典故

战国时,燕王哙改革国政,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,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,起兵攻打子之,爆发内战。燕国大乱,齐国乘虚而入,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。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,不愿出力抵抗齐军,出现“士卒不战,城门不闭”的局面,有些地方的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。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,就攻下燕国国都。齐军攻占燕国后,并无撤回之意。匡章又不管束军队,士卒欺凌百姓,燕人纷纷起来反抗。这时,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子请教,问道:“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,有人劝我吞并它,到底该怎么办?”孟子回答说:“如果吞并燕国,当地百姓反而很高兴,那就吞并它。古人有此先例,周武王便是。”“如果吞并燕国,当地百姓并不高兴,”孟子又说,“那就不要吞并它。古人也有先例,周文王便是。”孟子举了这两个例子后指出:“当初齐军攻入燕国,燕人送饭递水表示欢迎,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日子;而今如果齐国进而吞并燕国,给燕人带来亡国的灾难,使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,那他们必然会转而盼望别国来解救了!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水深火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屈指可数 唐 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:“自期殒命在春序,屈指数日怜婴孩。”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正身明法 《晋书 元帝纪》:“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,正身明法,抑齐豪强,存恤孤独,隐实户口,劝课农桑。”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,有瓦卮而有当,君渴将何以饮?”
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个‘监社御史’,铁面无私才好。”
空口无凭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