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所底止的成语故事


靡所底止

拼音mí suǒ dǐ zhǐ

基本解释谓没有止境。

出处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靡所底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靡所底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乐道安命 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零光片羽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天昏地暗 唐 韩愈《龙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
视微知着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都是目不斜视,俯首而行。”
粗制滥造 鲁迅《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》:“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,因此也无须‘粗制滥造’。”
钿合金钗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