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è

劣迹


拼音liè jì
注音ㄌ一ㄝˋ ㄐ一ˋ

繁体劣跡
词性名词

劣迹

词语解释

劣迹[ liè jì ]

⒈  恶劣的行迹。

劣迹昭彰。

misdeed; notorious past (record) evil do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劣迹”。见“劣迹”。亦作“劣蹟”。亦作“劣跡”。恶劣的行迹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察下情》:“后 王 将陛见,其僕预辞去。

王 问何故。僕曰:‘汝数年无大咎,吾亦入京面圣,以为汝先容地。’始知为侍卫某,上遣以侦 王 劣蹟也。”
郭孝成 《湖南光复记》:“此外如有他项劣跡犯罪被斥者,亦得有调消勋章及凭照之权。”
高云览 《小城春秋》第十章:“他领头揭发教育厅长的劣迹,教育界人士都响应了他,结果教育厅长只好自己滚蛋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劣迹[ liè jī ]

⒈  恶劣的事迹。

如:「由于劣迹被人揭发,他只好自动请辞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劣迹"的意思解释、劣迹是什么意思由文学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们也未能杜绝虚报贫困、考试作弊、内部偷窃的劣迹,影响了荔园的诚信高度。

2.索伦部与卜奎近在咫尺,图海所奏言之凿凿,落地有声,于巴特热所奏大致略同,看来满迪的劣迹昭著,群情激愤呵。

3.此外,戴笠本是是打流人员出生,他还网络了社会上一批小偷、扒手、打手、地痞、瘪三之类的闲散人员,这些人虽然鸡鸣狗盗,劣迹昭彰,但技之簪,可以利用。

4.但是他好像对此并不珍惜也并不满意,醉酒闹事、酒后驾驶,被人海扁,甚至还对老一辈演员出口不逊……种种劣迹表明,他绝对是有点儿嗨。

5.人一般都宁可别人说他们有劣迹和罪恶,而不愿听别人说他们有缺陷和软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