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唇亡齿寒唇亡齿寒的意思
chúnwángchǐhán

唇亡齿寒


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
注音ㄔㄨㄣˊ ㄨㄤˊ ㄔˇ ㄏㄢˊ

成语解释 唇亡齿寒

繁体脣亡齒寒


唇亡齿寒

词语解释

唇亡齿寒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
⒈  唇没有了,牙齿就寒冷。比喻双方休戚相关,荣辱与共。

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; share a common lo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唇缺则齿露受冷。比喻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语本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。按,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。

宫之奇 諫曰:虢,虞 之表也; 虢 亡, 虞 必从之……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 虞 虢 之谓也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六:“时虽已下 荆楚,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。”
清 孙枝蔚 《<甲申述忧>序》:“何况 关中 陷没,海内动摇,匪独唇亡齿寒,螫手断腕而已。”
脣亡齒寒:嘴唇失去,牙齿即要寒冷。比喻互为依存,利害相关。 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。宫之奇 諫曰:‘ 虢,虞 之表也; 虢 亡, 虞 必从之……谚所谓“辅车相依,脣亡齿寒”
者,其 虞 虢 之谓也。’”脣,一本作“唇”。 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赵 之於 齐 楚,扞蔽也,犹齿之有脣也,脣亡则齿寒,今日亡 赵,明日患及 齐 楚。”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安帝纪》:“边境者,中国之脣齿,脣亡则齿寒,其理然也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六年》:“蒙古 灭国四十,以及 西夏,夏 亡,及於我,我亡必及於 宋。脣亡齿寒,自然之理。”
亦作“脣竭齿寒”、“脣揭齿寒”。 《庄子·胠箧》:“脣竭则齿寒。”
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:“先人有言曰:‘脣竭而齿寒。’”
高诱 注:“竭,亡也。”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川竭而谷虚,丘夷而渊塞,脣竭而齿寒。”
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臣闻之,脣揭者其齿寒。”
鲍彪 注:“揭,犹反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唇亡齿寒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
⒈  嘴唇没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关系密切,休戚相关。
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「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一九回》:「明上今不相救,恐唇亡齿寒,亦非明上之福也。」

休戚相关 巢毁卵破 巢倾卵破 唇齿相依

分字解释


※ "唇亡齿寒"的意思解释、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由文学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他们开始唇亡齿寒,失去了安全感,觉得不但自己财务不能得到保障,家庭成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。

2.相较于欧洲的经济衰退与货币危机,美国人或许还能获得一点安慰,但是不要忘记了,2012年,一旦欧元崩溃,美国的金融系统必是唇亡齿寒。

3.两位无需自责,但今后要记住唇亡齿寒的道理,倾巢之下,岂有完卵?切不可在做壁上观火之辈,我等同出一脉,若不精诚一心,岂不中了汗颜等人的奸计?

4.其实这也是燕丹足智多谋,他命人送了不少钱财和美女给那些代国的大臣,又派遣谋士去晓以利害,说什么燕国若是灭了,代国必定唇亡齿寒。

5.太上道门和我龙华寺同为离乾出世之地,其中自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。

6.一百十三、俄罗斯对中国出于唇亡齿寒的效应,首先摆出的将是"坐山观虎斗"的姿势。